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征稿启事
投稿指南
常用下载
过刊浏览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浏览全部资源
扫码关注微信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征稿启事
投稿指南
常用下载
过刊浏览
1
1
欢迎访问《海洋科学集刊》官网!
数据驱动未来
1
1
欢迎访问《海洋科学集刊》官网!
快捷入口
海洋科学集刊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湖沼学会
出版周期:
不定期连续出版物
地址:
青岛市西海岸新区海军路88号
邮编:266000
电话:0532-82898769
E-mail:luoxuan@qdio.ac.cn
排行榜
更多
0
1
Matlab环境下去 MODIS L1B 数据的“蝴蝶结”效应
2938
0
2
海洋微型和小型底栖生物相互作用研究综述
2807
0
3
亚汕酸修饰羧甲基壳聚糖纳米粒固定化菠萝蛋白酶的研究
2788
0
4
动物重要经济性关相关分子标记筛选及的研究进展
2641
0
5
软体动物腹足纲分类学研究进展——从近海到深海
2580
0
6
热带印度洋Rossby波的基本特征
2569
0
7
单向流作用下沉底物体对水流结构和地形变化的影响
2556
0
8
几种胁迫方式对雨生红球藻积累虾青素 影响的初步研究
2479
0
9
温度和饵料对双刺纺锤水蚤产卵率和孵化率的影响
2416
10
北黄海獐子岛附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数量分布和季节变化
2415
查看更多
友情链接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海洋湖沼学报(英文版)
海洋与湖沼
海洋科学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更多
Volume 24
期 52,
2017
2017年
24卷
第52期
本期电子书
封面故事
本期目录
《海洋科学集刊》2017年第52集封面
1304
|
1687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6521788 false
更新时间:2023-07-07
《海洋科学集刊》2017年第52集目次
1232
|
1504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6521768 false
更新时间:2023-07-07
海洋生物分类及系统演化
软体动物腹足纲分类学研究进展——从近海到深海
张素萍, 张树乾
DOI:10.12036/hykxjk20170710001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国关于海洋的研究已由浅海逐步向深海发展,不断取得新的发现和认知。自2014年4月起,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依托先进的"科学"号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搭载"发现"号水下机器人(remotelyoperated vehicle,ROV),先后对冲绳海槽热液区、南海冷泉区、雅浦海山区以及马努斯热液区等深海区域进行了综合性科学考查,采集到了大量深海腹足纲(Gastropoda)标本,其中有一些为未经发现和描述的新种,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关于深海软体动物物种多样性研究,实现了深海环境和软体动物资源的新认知。本文对近年来从深海采集到的腹足类标本进行了整理分类,对其中的11属13种进行描述,并对深海特殊环境中腹足纲物种多样性进行了总结,对中国软体动物腹足纲从近海至深海的分类现状进行研究论述。
关键词:腹足类;热液区;冷泉区;海山区;展望;从近海到深海
2580
|
2869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6520089 false
更新时间:2023-07-07
胶州湾海域5种粗毛猛水蚤的形态记述
马林, 李新正
DOI:10.12036/hykxjk20170822003
摘要:粗毛猛水蚤科(Miraciidae Dana,1846)是猛水蚤目(Harpacticoida Sars,1903)种类数目居于第二的科,分布广泛,栖息环境多样。本文通过对2008年在胶州湾海域采集的沉积物进行离心提取,经解剖和形态分类学方法鉴定,鉴定粗毛猛水蚤科5属5种。其中,田园威伦狭腹猛水蚤(Willenstenhelia thalia Karanovic&Kim K.,2014)为我国海域的首次记录。文中还对胶州湾已发现的底栖粗毛猛水蚤制定了检索表。
关键词:粗毛猛水蚤科;猛水蚤目;胶州湾
1689
|
1944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6519872 false
更新时间:2023-07-07
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
海洋浮游微食物网生物在海洋颗粒形成和沉降中的作用
赵苑, 赵丽, 董逸, 李海波, 张武昌, 肖天
DOI:10.12036/hykxjk20170822002
摘要:海洋中存在着大量的颗粒,包括大型聚合颗粒(即海雪,粒径>500μm)、小型聚合颗粒(1~500μm)和亚微米颗粒粒径(<1μm)等。颗粒在海水中营造了不同于纯海水的小生境,其中生活着与自然海水中不同的生物。异养细菌、蓝细菌、真核藻类、鞭毛虫、纤毛虫等微食物网生物可以黏附在海洋颗粒上,或生活在颗粒内部,其丰度高于周围水体中的自由生活生物,这可能是由于颗粒提供了更适宜生长的营养环境。本文综述了海洋浮游微食物网生物在海洋颗粒形成和沉降中的作用。微食物网生物在颗粒物的形成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直接促进颗粒形成,也可以彼此结合成颗粒,或微型浮游动物排粪形成颗粒。微食物网生物还可以对颗粒进行转化,影响颗粒的大小、沉降速度、或对颗粒及其黏附生物进行摄食。微食物网生物由于本身较小,沉降较慢,但这些生物和颗粒的结合使得微食物网生物在碳通量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微食物网;海洋颗粒;沉降;碳通量
1693
|
2274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6520570 false
更新时间:2023-07-07
查看更多
0
批量引用
回到顶部